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新闻要闻快讯

寻访父亲足迹,重走红军长征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东方艺术网  发布时间:2016-05-09 13:11:41

寻访父亲足迹,重走红军长征路

一、启程——重走红军长征路

我们的父亲林鹤龄是位老红军,江西永新人,1933年冬参加了红军,年仅16岁。 1934年8月他随红六军团从湘赣边根据地突围开始西征,10月24日红六军团在印江、木黄与红三军胜利会合。1935年11月父亲随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在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长征时父亲任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宣传队长、红六军团司令部司号连指导员等职。

林 鹤 龄

老父亲一生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斗无数,但生前讲得最多的还是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小就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弹指一挥间,我们都已成为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时间愈久,思念愈深,在全国人民即将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林江东、许同茂、林江南、齐建津)四人,抑制不住心潮的涌动,毅然决定走出家门,乘上南去的列车,去寻访父亲长征的足迹,重温红军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 征 路 线

二、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4月6日中午我们乘坐的火车抵达张家界(长征时叫大庸),天空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我们转乘汽车冒雨向刘家坪驶去。汽车在忽大忽小的雨中沿弯弯曲曲的山路颠簸前行,中途个别地方的落石与塌方险些把狭窄的道路堵塞。遥想当年,红军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日行几十里又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那是何等的艰难。车到刘家坪镇时,天空突然放晴,火红的太阳出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耸立在小山坡上,碑后蓝天白云,碑前阳光普照,

红 二 方 面 军 长 征 出 发 地 纪 念 碑

更显雄伟庄严。我们在碑前鞠躬致敬,向英勇的红军将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接着,我们参观了陈列馆,并赠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书法。

赠 送 “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 书 法

参观完陈列馆后,我们又来到了“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司令部(兼代总指挥部)旧址。1935年10月,蒋介石调集130个团约20万兵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了新的围剿,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就是在这里召开会议,根据敌我态势,作出了战略转移的决定。11月19日,1万7千余红军将士从这里出发,踏上了长征的征程。

贺龙, 一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英雄,红二方面军长征的总指挥。七日上午,我们来到位于天子山上的贺龙墓,在墓前深深地鞠躬默哀,致以最深切的悼念和敬意,曾经当过兵的齐建津还特意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当我们来到贺龙雕像时,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我们似乎看到了威武的贺龙元帅指挥着千军万马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一步步走向长征的胜利。

三、石阡、甘溪——英雄的大地、惨烈的战场

8日凌晨四点,乘火车离开桑植,十点抵达贵州省铜仁,再转乘汽车,11点半到达少数民族聚集的石阡县城。红六军团西征时曾经过这里,在甘溪与數十倍于我的敌人展开血战,长征时他们再次途经这里,并在此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

下午,我们步行在石阡的条条街道上,处处都可以看到当年红军留下的足迹,中心街道被命名为“长征路”,在县城的中心,一座教堂的旁边,完好地保留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在一座小山坡上,座落着“红军长征在石阡陈列馆”。当我们走到入口处,遇到一群小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讲解,看到我们展开“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横标时,小学生们纷纷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共同合影留念。

陈列馆详细介绍了红军在石阡地区的战斗历史。1934年10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来到石阡,10月7日在甘溪与敌军发生遭遇战,队伍被截为三段,陷入国民党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重围之中,甘溪战斗失利,我军受到惨重的损失。英勇的红军分头突围,在其后的十多个日日夜夜里转战于石阡的深山老林,浴血奋战于石阡的崇山峻岭。红五十 二团为掩护军团主力转移,将敌人引向了困牛山方向,16日下午,百余名战斗到最后的红军战士宁死不做俘虏,毅然纵身跳下石崖,为革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类史上最为悲壮的英雄赞歌。石阡的山山水水到处留有红军的足迹,石阡的每一寸土地浸染着烈士的鲜血。父亲生前多次对我们讲:甘溪是他九死一生的地方,甘溪之战是他经历的最为惨烈的战斗。

4月9日上午, 我们终于从石阡来到了甘溪这个小镇,一条弯曲的街道上,新旧房屋密密麻麻、交错排列。我们站在街道的中间,寻找着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痕迹。就是在这里,红六军团大部队 正在河滩架起锅准备做饭,前方200米处突然响起了枪声,红六军团被敌人包围了,在甘溪镇的街道上双方展开了一场拼死的血战。父亲在这场战斗中经历了一生难忘的严峻考验。父亲在自传里写到:“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十多天,弹尽粮绝只好采野果充饥,大家一致表示:“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决不向敌人投降!”走出小镇的街道,来到一座小山旁,沿石阶登上一块高台,看到一座青松翠柏环抱的石碑,正面镌刻着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的题字“甘溪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石碑上还记录着当年战斗的惨烈状况。我们深深地三鞠躬,向死难烈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悼。

甘 溪 死 难 烈 士 纪 念 碑

从小山上走下来,又转回甘溪镇的街上,司机说:"听老人讲,当年整个街道都被红军战士的血染红了,甘溪人民不会忘记当年的红军。”在一座老房子的院落里,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问我们来干什么,我们说来看红军墓。她说:“我和同学每年都去红军烈士碑扫墓。”我们感受到红军的足迹不仅刻印在小镇的路上,更是牢牢地刻印在甘溪老百姓的心中。

走出小镇的街道,一条小河在镇外潺潺流过,河水很浅、清澈见底,这就是当年红军准备支锅做饭的河滩我们四人走下河滩想寻找块石头作为纪念,左挑右捡终于捡到两块脚印形状的石头。一块是暗红色,像是被血染红的;另一块呈肉色并有浅红色花纹,这大概就是红军两次来甘溪留下的足迹吧!

甘 溪 河 滩 捡 的 石 头

四、贵州遵义 ——长征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10日上午,从石阡乘大轿车来到贵州名城遵义,下车后立即奔往遵义会议旧址,一座两层楼的中式建筑,成为中国革命大转折的历史见证。在旧址前,我们拉开了“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红色横标,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争相参加到我们的行列,与红色横标合影。我们深感“重走红军长征路”象一块磁石,对大家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合影后,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馆内资料丰富详实,我们仔细观看深刻领会。长征初期,博古、李德、周恩来的人团执行着左倾错误路线,使红军遭受到巨大损失。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在王稼祥、张闻天的推举下,成立了新三人团(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使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开始走向胜利。

遵 义 会 议 旧 址 前

参观后,我们漫步在纪念馆周围的大街小巷里,毛泽东及许多中央领导的住所及军政领导机关都被修缮一新,供游人参观。在红军街一座亭子里一群身穿灰色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的老同志正在演奏红军时期的歌曲,使我们恍然回到红军的年代。在一家卖纪念品的小店里我们买了四顶灰色红军帽,戴在头上,有点像当年的老红军。

五、石鼓镇——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之渡口

12日从丽江出发,乘车来到位于金沙江畔的古镇--—石鼓。抢渡天险金沙江,是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中最关键的一环。1936年4月25日下午至28日傍晚,红军在丽江石鼓至巨甸间六个主要渡口抢渡金沙江,历时四天三夜,仅用七条木船,几十条木筏,二十八个船工,就把1万8千人马,神速地送过了江,将追敌远远地甩在了后头,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我们登上一座小山,“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座落在山顶上。纪念馆虽然小巧但资料详实,饱含着石鼓人民对红军的深情。馆长张学文是纳西族人,爷爷是当年送红军渡江的老船工,他详细讲述了红军渡江的历史和许多老船工冒死送红军渡江的故事。走出纪念馆,一个高台上耸立着“红二方面军渡江纪念碑”。张学文介绍说:“这块碑完全是由石鼓老百姓捐助建成的,有学生、干部、老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地抬石头、打磨石头,用一块一块石头砌成了这座石碑。”石鼓人民对红军的热爱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石 鼓 二 方 面 军 渡 江 纪 念 碑

六、玉龙雪山——红二、六军团翻过的第一座雪山

长征中,红二、六军团共翻越过8座雪山,玉龙雪山是第一座。13日上午我们从从丽江直奔玉龙雪山,经几次排队,过安检,折腾了近两个小时才坐上登山的缆车。透过车窗玻璃瞭望四周,仿佛升腾到人间仙境,我们在一个接一个的雪山中间掠过,最后攀升到4500米处。当我们走出缆车站口,眼前突然一亮,皑皑雪山峰峦陡峭,直插云天,格外雄伟壮观。但同时夹着冰渣的寒风吹到脸上、身上,借来的羽绒服也难抵挡这刺骨的严寒。更难受的是缺氧,头晕腿软,我们赶紧打开氧气罐大口大口地吸起来。

登 上 玉 龙 雪 山

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展开了“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红色横标,猎猎红色在这银白世界里格外耀眼。我们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讲的过雪山的艰苦:“过雪山时,空气稀薄、呼吸困难、腰酸腿软,每挪动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家互相拉手拽衣,顽强地向前移动。走累了,绝不能坐下来休息,一坐下来,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有的战友坚持不住打了个盹儿就被冻成了冰坨,我们只好含泪告别牺牲的战友继续踏雪前进。”

寒 风 夹 着 冰 渣 吹来

在兴奋地拍照之后,林江南试图爬一下雪坡,但雪滑使她突然从雪坡上摔了下来,晕倒在地。我们三人立即围过来救助,迅速打开氧气瓶送到她的鼻子边。只见她吸了几秒钟氧气后,睁开了眼睛,紫色的嘴唇回复了血色,大家才长长地松了口气。江南事后风趣地说:“我好像体验了一次红军战士在雪山上牺牲的滋味。”

登 到 4506 米

我们在雪山顶逗留了半个小时因扛不住寒冷和缺氧就返回缆车站下山了。想当年红军连续行军作战,没有休整,身穿夹衣、要翻越七、八座雪山,是何等的艰难、需要多么顽强的革命意志啊!

七、空中浮想

红二、六军团全军指战员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翻过几座大雪山后,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到达甘孜,7月1日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翌日,朱德总司令宣布中央电令:红二、六军团和32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共同挥师北上。于是,红二方面军从阿坝地区穿越了茫茫草地。

虽然,我们很想亲眼看看红军走过的草地,但由于甘孜、阿坝地区至今交通仍十分不便,我们考虑再三,不得不放弃了去甘孜的打算,从丽江乘飞机穿过云南、四川,直接飞向甘肃的兰州。 坐在飞机上,我们浮想联翩,回忆起小时候父亲经常讲起的过草地的故事:“草地一望无际,气候变化莫测,下雨后脚下更加泥泞,常常会陷进去拔不出来。我们走到途中就断了粮食,只好靠野菜、皮带充饥。而且我又患了疟疾,浑身打摆子不止,每走一步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气力。靠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我与疾病作斗争,终于战胜了疾病和战友们一起胜利地走出了草地。”

八、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地

从云南飞跃四川、抵达甘肃兰州,15日转乘汽车到达会宁,毛主席曾说“会宁好地方,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会 宁 会 师 旧 址 门 口

我们住进了会师楼大酒店,该酒店紧邻会师门旧址、会师塔、会师广场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1936年10月,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中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历时11个月,行程2万多里,转战湘、川、黔、滇、康、青、甘、陕等8省,进行战役战斗110多次,胜利完成了长征。会宁大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会 师 门

毛主席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上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长 征 三 大 主 力 军 总 指 挥 像 前

我们在巍峨壮观的会师门前挥动双臂欢呼,庆祝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我们在红二方面军的军旗下合影,为父辈走过了这条艰险的长征路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在会师联欢的广场上握手相拥,庆贺这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九、长征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16日我们踏上了回京的列车,躺在卧铺上,伴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节奏,回想着“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日日夜夜---从湖南桑植长征出发地,经贵州石阡、甘溪、遵义,到云南石鼓、玉龙雪山,最后到达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地会宁。红军长征靠两只脚步行两万五千里,我们则靠现代化交通工具,但算起来每天也走两万五千步呢!我们看到了红军的崇高信念,比钢铁还要顽强的意志;体验了道路的泥泞、颠簸,爬雪山缺氧的晕眩、刺骨的严寒等等;我们还看到了红军精神的传承,石鼓红军渡江纪念馆的张学文坚定地说:“我一辈子就扎在这小小的纪念馆,别处再好也不去。这辈子就干一件事,把红军的精神传承下去,传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长征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彪炳千秋的伟大长征精神。这个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在红军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国,长眠于雪山草地的红军将士一定会为此而感到欣慰。但是,当今社会上人们信仰与道德的缺失又让我们不得不感到忧心忡忡。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多么需要大力宣扬红军的“理想高于天、信念坚如铁”、“团结一致、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精神啊!无需讲更多的道理,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应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从教育子女做起,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石 阡 县 少 先 队员 学 习 红 军 精 神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1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27,921.88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