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新闻要闻快讯

刘红军将军接受《山东人》杂志专访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葛玉琴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9-21 22:47:06

    刚刚从武警部队副司令员位置上卸任的刘红军中将,伸出温暖的大手,热情地欢迎《山东人》杂志社记者一行的来访。戎马生涯43年的他,言行仍带着山东人特有的质朴,只是多了几分军人的英武和儒雅。看得出,对于老乡的来访,他充满喜悦之情。

    略沉吟,刘将军说,就从他在武警总部党委为他的退休举行的由师以上干部参加的欢送会上的讲话说起吧,因为那是对我军旅生涯的总结。在会上,他讲了4条:很幸运,很努力,很满足,很感谢。很幸运,是自己生活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参军43年,换了20余个工作单位,遇到了许多好领导。亲历了许多国家大事。从尼克松访华的安全保卫工作开始到现在,国内的许多大事都赶上了,提供了一个展示锻炼自己的平台,让自己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己;很努力这方面,自己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高中毕业来到部队,没有任何背景,全靠沂蒙人骨子里的倔强和对命运的不屈,认真工作,奋发向上;如今自己官居武警副司令员,被授予中将警衔,回过头看走过的路,没有任何遗憾,很满足;所以很感谢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陪同前行的所有的人。

    记者听完将军一席话,很感慨。付出了“努力”才可能得到“幸运”,满足于“幸运”,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

    沂蒙精神沂蒙人
     忠诚、朴实、勤奋、执着的沂蒙精神,润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沂蒙人。

    刘红军有6个兄弟姐妹,自己是老大,也是家中惟一的男孩。上高中的20元钱学费是借来的,住校期间,刘红军只能和同学同盖一床被子。

    高中3年,刘红军过着令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铺着草苫子和同学盖一床被子;每周要步行往返36里路回一趟家,带一包袱煎饼和一瓶腌制的辣椒咸菜;每月1元钱的生活费中5 毛钱用来付水费,剩下的用来买铅笔和纸;一小撮油炒辣椒只需5分钱却也吃不起。但刘红军在平邑一中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优秀。

    1966年春天,18岁的刘红军盼望能如愿考上“北京大学”。预考已经结束,志愿已经填报了,大学骄子的生活就摆在眼前。“北京大学”,这四个字是多少山区孩子梦想的殿堂,走进她,就意味着一种辉煌人生的开始。

    但1966年6月18日的晚上,“高考推迟半年,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让平邑一中的校园里一夜之间贴满了大字报。“文革”开始了,大学梦破灭了。

    一年后的1967年年底,刘红军选择了参军。父母非常支持。在沂蒙人的心里:最后一寸布要拿去做军装,最后一口粮要拿去做军粮,只有一个儿子,也要把他送去上战场。

    40余年一件事
    20岁的山里娃,入伍后来到北京。刘红军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这种使命感促使着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刘将军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做什么工作,都尽心尽责,别人能干好的事,我要努力干得更好。对待上级的安排,从不说“不”字。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放弃。所以他在军旅生涯的40多年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最好的。

    刘将军刚入伍时,当时的部队里,有高中学历的士兵是很少的。刘红军的工作不断变动,先是在连队当战士、通信员、文书、班长、排长,当副连长,后来进入团、师、北京卫戍区当参谋。1983年,刘红军调任团参谋长并随部改编为武警部队。

    改编为武警部队后,刘红军接受了人生中第一件终生难忘的任务——鸣放欢迎国宾仪式的礼炮。

    鸣放礼炮是隆重欢迎国宾仪式的一种最高规格的礼遇。每当迎接外国元首与政府首脑时,响彻寰宇的礼炮声便成了向五洲宾朋展示我国精神风貌的最独特的语言。

    新组建的礼炮队对礼炮鸣放的技术要求所知不多,几番周折之后,才从炮库里找到了在战争年代缴获的已经满是灰尘、锈迹斑斑的日本造山炮。

    乐起炮响,乐落炮停。根据外交礼仪的要求,多门礼炮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发出同一声响,误差不能超过一秒钟。刘红军担任鸣放礼炮现场的第一指挥员,经过多次调整每一个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与三军仪仗队、军乐团多次配合演练后,他们成功做到了多门礼炮同时鸣放,并把迎宾礼炮的鸣放规则延续到现在。刘将军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用战争年代缴获得日本山炮作为迎宾礼炮,第一次迎接的贵宾竟然是日本首脑。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有了这样的经验和锻炼,每逢重大节日在天安门广场鸣放礼炮、施放烟花,包括奥运会、亚运会等开幕式、闭幕式上燃放礼花也都成了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都是由刘红军担任总指挥,每一次任务都完成得很圆满漂亮。

    1992年,时任武警北京市总队参谋长的刘红军又圆满完成了“改革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这一神圣任务。在这之前,天安门广场升旗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由北京市供电局的两个工人每天升旗;后来,由北京卫戍区每天安排3个战士升旗。改革升旗仪式的任务交给武警北京市总队后,刘红军组织“改革小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世界各国升旗的方式。最后确定了两套方案:100人方案和40人方案。100人的方案中有国旗护卫队和军乐团,用于节日和国家重大活动;40人的方案只有国旗护卫队,用于平时每日升旗。两套方案制成录像上报中央批准后,从1992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升旗仪式已经超出了升国旗本身的实际意义,成为扬国威军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电视台纷纷来天安门广场录制升旗仪式。观看升旗仪式,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大项目。到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已成为大多数初到北京的游人首选的日程安排,成为北京一景。每逢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因为有数十万人欢聚天安门广场,刘红军和他的部队为维护秩序、保证安全,经常一夜不睡觉。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勾起人们对于历史记忆,平日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对祖国的情感被激发、唤醒,一种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得到了生发与强化。付出的再多,刘将军无怨无悔,感觉欣慰。

    1999年50年国庆时,武警北京市总队在刘红军的带领下,圆满地完成了受阅、游行、升国旗、鸣放礼炮、放焰火和安全保卫等29项任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嘉奖,也极大地提高了武警部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40多年来,刘红军参与组织了许多重要外宾访华,国家举行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以及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盛会的安全保卫任务;参与处置过多起群体性事件;参与过长江、淮河、湖南“四水”抗洪以及重庆开县井喷抢险,组织领导四川汶川抗震等抢险救灾工作等等,均圆满地完成任务,被大家称为执勤专家、大型活动安保专家。

    在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举办的每一场盛会,突发情况的上演和处理都在瞬间,此时,只有妥善应对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奥运会等国际赛事,我们普通百姓看到的是鲜花和成功,却没有想到,刘红军和他们的部队,承受了多少压力,做了多少工作。奥运会一天不结束,他们就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中。这个被某大国当成颠覆中国机会的奥运会,从申办成功到圆满举行,出现了多少情理之外、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但在刘红军和他的战友们周密部署下,没给破坏者留下任何机会,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举行。

    刘红军总结说:“40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就是站岗、放哨。当然这个站岗、放哨的意义比较宽了,也可能是给重要单位站岗、放哨,也可能是给中央领导站岗放哨,也可能是给首都站岗、放哨。而实际上,这都是为我们的祖国站岗、放哨。在不同的职位上起不同的作用,不管走到哪里,困难再大,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无论在哪个岗位,奉献于祖国和人民都是我最高的荣誉!”

    刘红军说:安全保卫涉及的是方方面面,影响是世界性的。所以说,安全保卫工作充满了挑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有句话让刘红军铭记在心:没有安全就没有活动的成功,没有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形象。

   笔砚蕴情书心声
    2010年7月8日,对于所有砚文化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被上海世博会定为“上海世博园——砚文化主题日”:首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隆重举行。这一天,刘红军收藏的砚台精品和编写的《砚台博览》一书得到中外砚台专家、学者、制砚大师、收藏家的一致好评。

    全球华人联合会对《砚台博览》一书的评价是:填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空白。随后,刘红军获得了两个金奖,一个是联合会颁发的中华传统文化著作金奖,一个是世博会给刘红军的“聚砚斋”颁发的金奖。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堂女士在参加论坛后激动地对刘红军笑言:“我们这一辈子也想出这么一本书,举行砚文化论坛,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看来我这个会长得让给你了。”

    故宫博物院的砚台专家张淑芬对刘红军说,我们看的砚台可能都是高端的、宫廷里的砚台,但是民间这些砚台,我们却不熟悉,你搜集的这些砚台和出版的书籍弥补了空白。

    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肩负重担的军人,竟然对砚文化有着这样深厚的研究,实在令记者感到意外。

    刘将军告诉记者,那还是出于1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

    刘红军平时喜欢练习大字书法,自悟写大字如行军用兵,可以锻炼遇危不乱、逢险莫慌、沉着应对、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把性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于笔触中。但写大字时对用墨量有要求,对砚台的要求自然也高。有一次,刘红军无意中看到了《中国石文化》一书,其中介绍了一些砚石,引起了他对砚台的兴趣,从此致力于砚台的学习研究,很快即被砚台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魅力,所蕴含的故事和人文历史所深深吸引。从那时开始,他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砚台的书籍,学习有关砚台的知识,收藏各个种类的砚台。

    正因为对砚台的喜爱,对砚台的了解越来越多。刘红军说,砚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它不仅是记载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它见证了伟大华夏文化的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华夏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但遍寻书海,刘红军也没找到一本完整记录中国砚台的典籍。这让他有了一个想法:编著一本《砚台大全》,为中国的砚文化做点事情。

    从那时起,刘红军开始下决心收集各种砚台资料,造访砚台专家和砚台生产厂家,稍有空闲时间就进行整理。逐渐地,一本系统介绍各种砚台的产地、历史、材质特点、雕刻工艺、文人墨客评价,且具有广泛性、可读性的知识性读物《砚台博览》面世了,并在世博会期间展出。

    “人生很短暂,能为社会、为国家多干点事,就尽量地干。”自称弘扬中华砚文化志愿者的刘红军已把退休后的日程排满了:创办了“聚砚斋”,作为收藏鉴赏、研究博览、销售砚品的场所,打造普及砚文化知识的基地。目的是想利用这个平台,编著有关砚文化研究的书籍,举办砚文化论坛,开办砚台博物馆,进一步弘扬中华砚文化。

    听着将军的侃侃而谈,我不禁由衷地感叹:刘红军,这位从沂蒙山走出的将军,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用忠诚为笔,以热血为墨,在人生的道路上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绚丽画卷。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1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328.12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