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学术交流

习画短语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徐恩存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4-11-30 16:24:26

毫无疑问,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要实现理想就要不懈地努力。我习画是源于文字生涯的疲劳,借助笔墨的寄情,在山水画中获得一种“忘我”,使心灵的精神得以栖息在山野、丛林、流水和苍岩之间。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都感受到一种不可逃避的嬗变,这个境界使我们兴奋,也使我们困窘。因为当我们迎接全新的生活时,我们还感觉到有些东西正从身边悄然逝去。

这一切必然影响着我们的艺术选择和审美取向。

我画山水画的用心在于,面对这种巨变的压力,一方面要做出自己的学术反映,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内心,获得某种超然的安静,在进入恍然澈恬的境界中修身与养性。因此,山水意境便成为精神符号的指代,在这里,我可以凭高俯视情感的变化,及其形式轨迹。出于这一点,我重“造境”甚于“笔墨”,并坚信“境高于技”的理念。鉴于此,我在作品中尽量减弱所谓强度与力度,以造就水墨特有的隽永与绵长的意味。

中国绘画史上,经典的山水作品,永远潜藏着一种学养典雅、深厚的韵致,一种寓动于静、虚融淡泊的古典诗境,其内在结构中洋溢的气息显示生命与造化同构的意象关系。

我以为不必把自然看作是一种征服的对象,自然和我们应在同构中体现为契合的关系。山水画中的悠远淡定是心灵的止泊处,水墨的意蕴在融合、渗透中产生的诗意与演绎具有很强的抽象意味,只可意会又难以言传,但却包含了“乡关何处”、“烟雨平生”的丰富内涵。其缘由在于,倘自我不能与世界融为一体,便只能在“形”之间而狭隘,因渺小而不能超然,因此,才能有“似与不似之间”、“境生象外”之说。

尽管,我们有怀旧,有悲伤,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美丽的,生命更是美丽的,而且,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有着同一性,这是因为他们所体现的都是一种精神深处的感怀和理想主义的情思。现实总是有缺陷的,但人的悠远的艺术之梦便是心灵的栖息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深之境,之所以引人忘怀,在于人在自然怀抱中产生的凝思静观,悠悠忘远的忘我之境,它让人神往,亦让人忧乐并释,廓然无碍。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古典境界已不复再现,但其中的“人类精神的经典”却魅力永存,我想这才是我们要继承的传统。我的山水画不过是在古意苍苍中寻寄意,在笔墨悠然中写心源,且笔耕数年,所谓的“荷戟独彷徨”,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我确信,用氤氲的笔墨画着淡然而浑厚的山水,是可以将世界的浮云流水揽入虚静、淡远的境界中。以温和情调面对世界,并不亚于生性清高者,亦不逊于愤世嫉俗者,诚如,清雅者不一定要出世一样。譬如,儒家的仁爱之心和佛禅的平常心都应在寻常生活中、一念之间中和遗兴抒写中自然流露。画应有此心,人应有此心,如此才能提炼出艺术的纯净和端庄。

“我等你们,生活才有意义,我的心声是你们的脚步”,法国作家保尔•瓦雷里这样说。这句话的可贵之处在于启示我们——不论你是保守者,还是创新者,有此态度就会使一切都变的有意义。(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2,750.0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