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再次唤醒——当代艺术交流展(湖北·贵州)当代艺术作品交流
- ·下一篇文章:指月——杨梵作品青岛展
“真予不夺——林凡艺术展”即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真予不夺——林凡艺术展
指导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中国工笔画学会
协办单位:山西省仁山仁海文化公司 山西康培集团 山西东辉集团
媒体统筹:天雨飞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22年7月16日15时
展览时间:2022年7月14日至7月26日
开幕地点:中国美术馆1号展厅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1、6、7、8、9厅
2022 年 7 月 14 日——2022 年 7 月 26 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真予不夺——林凡艺术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林凡先生是原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要筹建者,中国工笔画学会原会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70 周年纪念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荣获者,是从军、从艺 70 多年的老战士、老画家。林凡先生学养丰厚,多才多艺。他从小研习文学和书法,对诗性文学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对书法的笔法和章法有深刻的认识。他的书法中透着文学的诗性,风格古雅隽秀。深厚的文学、书法修养滋养了他的绘画艺术。他是一位诗、书、文、画诸艺贯通的艺术家。他对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具有深刻认知和不懈探索,是振兴当代中国工笔画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坚持“小格局、低角度、窄视野”,“妙在渺小”等美学见解和创作观念,他的作品追求“意工”,笔墨表现兼工带写,画境清新脱俗,使他的艺术呈现出别开生面的风格特征和时代气息,深厚的文化学养和浓郁的人文情怀熔铸出“真予不夺”的人生境界与艺术高格。
本次展览是林凡先生从艺 70 余年的回顾展,展现了他70 多年来的创作轨迹与求索心路。共展出山水、人物、花鸟画作品 100 余件,书法作品 20 余件,尤其突出展示了林凡先生“耄耋变法”以来创作的一批宏幅巨制。
展览开幕式将于 2022 年 7 月 16 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在中国美术馆 1 号厅举行。
林凡艺术简介:
林凡,1930年生,湖南益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林凡工作室硕士班导师。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创始人,南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艺术讲座特聘教授。林凡先生多才多艺,诗文书画兼工,其作品追求“小格局、低角度、窄视野”,“妙在渺小”,笔墨表现兼工带写,画境清新脱俗。
大家论林凡
✪周艾若与林凡二教授致力于文学研究,尤其是对于佛教诗歌的整理与研究更是孜孜不倦,实是难能可贵。他们邀集了一批仁人志士与善知识,下了数年功夫,共同努力,编辑整理了历代僧人所作的诗歌,虽然难免尚有疏漏之处,但已是盛举空前了。我很高兴,聊借卷首片纸以书数语,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祝贺吧。同时,我也希望有人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将各类佛教赞歌钩沉集腋、聚沙成塔,使中国佛教诗歌得以展现其辉煌壮观的本来面目。(赵朴初)
✪林凡的作品取材独创、造型独创、立意独创、情调和风格也独创。林凡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能取用别人所不敢取用的生活源泉,能发现别人未能发现的美:小春枯木、深谷流泉、白鹭青萍、荒原独步以及各种各样的冷门野趣。林凡其所以与众不同地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有一个影影绰绰的理想在为他引路。(蔡若虹)
✪在新中国以来的中国画发展历程中,林凡是一位长期坚守艺术理想,潜心耕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艺术大家,他从早年开始投入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始终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积淀中研究理奥,更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图景,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他在诗文、书法、设计、戏剧美术、文化创意等方面都有创造性建树,在工笔画艺术上更是独领风神,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范迪安)
✪林凡先生是中国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学者型艺术家,他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茹古涵今,融贯中西,而后“得非常之体,符造化之功”,始终将个人风格与客观物象密切关联,形成作品中浓厚的传统文人意趣和强烈的时代风貌,并朗现出时代精神的审美情趣与美学理想。(陈孟昕)
✪林凡先生的绘画创作以坚实的造型功力和丰厚的艺术修养为基础,风格质朴清新,形式语言别致,在平和的氛围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面貌。林凡先生的生活经历丰富,交杂着和熙的阳光与风风雨雨,但他总能坦然面对,始终对生活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心中拥抱光明。(邵大箴)
✪林凡先生的工笔画很有代表性,他是一个稳健的开拓派有比较深厚坚实的功底,有比较广泛的文化修养,是很讲究形式的艺术家,特别是对意境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非常明显。(薛永年)
作品欣赏:

梅鹭图 2010年

拉萨印象 248×124 cm

《霰影》 125×174cm 2000年

绿萍絮语 149×69cm

蒲草韧如丝 248×124 cm
李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