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画家韩以晨玩蒲一一动笔入直,一片清凉
- ·下一篇文章:阳春雅集·成功美术馆馆藏雅集人物绘画联展——王巨亭人物画欣赏
雅集于林泉 逍遥在山水——再读顾平先生“逍遥山水”有感

对于优秀的书画艺术作品,鉴于心性环境、神思境界的不同,每一次的品读赏鉴,也大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而常常流连于其中,也总能温故而知新,对于其了解愈深,感悟也将愈多。笔者近日再读中国国家画院画家、民盟中央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先生的逍遥山水,细细品来,观其人物与山水之关系,其画作题跋。无论是“竹林七贤”、“兰亭修禊”、“西园雅集”、“香山九老”,还是“琴棋书画” 、“论语-咏志”的系列,其画面所写、所绘无外乎文人、高士们的集会活动,也即是西方所谓的文化沙龙。所涉之事也均为临泉雅致、登高赋诗、清谈议论。然品茗、畅饮,对弈、垂钓之外,皆是优游于泉野的精神闲适、逍遥于山林的身心畅快,是画家对“逍遥”的解读,也是一种文化的承载。
显而易见顾平先生的“逍遥山水”,是以“魏晋文人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仁智逍遥”为文化背景。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作品务必要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登山临水,畅怀抒情,旷达自在而又雅趣盎然”等的身心活动,为画面呈现的基本素材的。而“雅集”作为中国文士阶层“以文会友”的优秀传统,兴盛于魏晋时期,并对后世的文学、绘画等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雅集”活动成为顾平先生“逍遥山水”绘画的内容,也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了。
魏晋朝代频繁更替、社会动荡不安,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跃自由的时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先后领袖文坛,隐逸诗人陶渊明、名僧支道林、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等雅士名流,皆出自那个时代,可谓群星璀璨、英才辈出。战争的频发、社会的动乱,却也促发了文人士子,在思想上向老庄的亲近,致使众多名士都向往山林的悠然,自然的雅逸。因而,众多名士邀朋唤友,相约畅游在名山、集会于泉野。一时间,文坛士子们活动的重心都倾向于此,趋之若鹜、纷纷扬扬。以在乱世之中,求得片刻安然自得、身心的物我相忘,成为他们行动上、灵魂上的祈求。顾平先生三十余年来的创作,常常关注于“竹林七贤”、“ 兰亭修褉”等,不能不说是为阮籍、嵇康、王右军、谢安等“当事古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为魏晋风度、山水逍遥的折服,为那个时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所启迪。
正如顾先生所言:“魏晋文人借助游山玩水排遣尘虑,寄托情怀。西晋时名士嵇康、阮籍、刘伶等七人经常雅集竹林,饮酒抚琴,清谈论道,史称“竹林七贤”……兰亭修褉便是魏晋风雅的绝唱,也是古代中国人文自然观、逍遥观的典范。余三十年来多次图绘《竹林七贤》与《兰亭修褉》,都是为竹林七贤人格魅力所吸引,亦为兰亭序之人文境界所折服。逍遥山水图绘高士散怀山水之情,一方面出自我对魏晋风度的追慕,另一方面也不乏对古代原始、优美自然环境的缅怀” 。
且以笔者在成功书画家网“阳春雅集•成功美术馆馆藏雅集人物绘画联展”中所见顾先生的几幅作品而言:《临泉雅致 惠风和畅》就是“兰亭之会”一类的画作,笔墨磊落、开合洒脱,笔墨的流溢、色彩的辅陈,毫无涩滞之感,尽显欢快的律动。那种旷达自由、轻松畅快的感觉,透过画家笔墨线条的变化组合传递到画中人物的形象神态之中,也带给观者愉悦、畅快的情绪变化。
《云山雅集》,俯仰之间流云飞逸、山泉叮咚,自然之音、山水之形,抬手可见、眼望可及。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吟咏高歌、欢快畅饮,岂非神仙一般的日子了?对于当下人们来说,顾先生的逍遥山水、雅集图画中,登临山水、优游自然,对月吟诗、把酒言欢的笔墨记述、线条穿插,确实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山水自然向往的情愫。
于此次此刻,笔者读顾先生的“雅集”画作,除却对“逍遥山水旨在表现魏晋文人乐山乐水之精神风度,故挥毫作画务求高古脱俗、旷达自由、轻松愉快”的艺术宗旨理解;以及代代相传的雅集文化精神及其对时代的映射和对比中的领悟。我想最多的,还是在其逍遥山林中,天地无极、心弛神游的感悟:心若生鲲鹏之翼,必可翱翔于九万里苍穹,畅游在浩瀚之云海,神归于自然,心驰在天地,岂不快哉!
画家简历:顾平,江苏南通人,1960年4月生。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院长、中国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重大课题《中国画院史》执行主编。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作品赏析:

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顾平画作《花开春须逝》

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顾平画作《临泉雅致》

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顾平画作《云山雅集》
责任编辑:麦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