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陈国源:编著出版《砚台收藏指南》的一些思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陈国源  来源: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发布时间:2020-11-04 16:34:41

我是一名中华名砚的收藏爱好者,在卅年的藏砚生涯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至今已收藏中华名砚400余方,被一些专家学者誉为“京城收藏现代砚第一人”。我喜爱中华名砚,更注重学习,研究历代名砚著,先后在全国专业性报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性文章;并于2004年4月,出版了一部书名由国学大师启功先生题字的《砚林集胜》藏砚谱。受到了藏砚界的好评,还被称为“学者型的藏砚家”。

2012年10月,由印刷工业出版社(现改名为文化发展出版社)约我编著一部《砚台收藏指南》。要求知识性强,内容广泛,面向大众化的科普读物。我历时两年多,克服不少的困难,编著《砚台收藏指南》共一套四册,近八十万字,七个篇章。即:“砚史篇”、“砚艺篇”、“砚藏篇”、“砚石篇”、“砚著篇”、“砚铭篇”、“砚赏篇”。并配有千余幅精美的砚照,可以说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笔者在撰写《砚台收藏指南》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藏砚家要能收藏到中华名砚之精品、珍品砚,实属不易;然而,在继承发展砚文化中,要突破千百年来已形成的砚学理论,那更是难上加难。为此,笔者在编著《砚台收藏指南》过程中,做了多方面的尝试,至少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求得藏友们的指教。下面谈谈我在编著《砚台收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一些思考。

一、努力打造《指南》,成为一部雅俗共赏的砚著。

一部能受到砚界朋友喜爱的书,它必然是雅俗共赏的。既要有“下里巴人”的风骨,通俗易懂;又要有“阳春白雪”之风采,典雅悦目,这样才能根深叶茂。而作者本是收藏爱好者,其心灵与大家是相通的。因此最了解藏友们之所想、之所需、之所难、之所藏的问题。

首先,《指南》要尽力弥补众多古今砚著传播砚的知识多,而介绍砚的收藏内容少的问题。

1、《指南》在“砚藏篇”中,明确提出 ,要把中华砚的收藏与研究相结合,这是一个藏砚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砚文化,是由物质(砚)与精神(砚学)两部分组成。因此,一定要把砚的收藏与研究相结合,对砚的研究从实践出发,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理论化、系统化。否则一个爱砚的收藏者,他收藏的古、新砚再多,几百方,几千方;质量再好,都是精品之砚,甚至稀世宝砚。如果因此而满足止步,那么他充其量是一位中华名砚的保管员。只有认识它、了解它、研究它、感悟它、弘扬它,才称得上是一位藏砚家(关于收藏方面的内容,《指南》已有详细的论述)。

《指南》,还提出一个藏砚家需要提高素质,具有“七力”的基本功。要有火眼金睛之眼力,要有识砚开悟之智力,要有舍得投入之财力,要有破釜沉舟之魄力,要有卧薪尝胆之毅力,要有终生不渝之精力,要有百折不挠之体力。“七力”俱全,名砚可得。

2、《指南》在“砚藏篇”中,还有一些独到之见解。

研究中华砚,要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这是衡量一个藏砚家的素质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微观”与“宏观”如何结合,在《指南》里也有论述)。

弘扬砚文化,是每一个藏砚家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至于如何弘扬中华砚文化,在《指南》里都有详细的论述)。

另外,关于藏砚家的“身份”,过去著作不明确。在《指南》里称:“藏砚家是砚界中最了不起的人。”这是因为收藏中华名砚,谈何容易?!要历尽千山万水,登上砚山寻根探宝;要尝遍天下之苦,收藏、保护国之物华天珍;还要深入书海,求索博大精深砚文化之奥秘;最后还要终生不渝为实现弘扬砚文化之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此,作者把藏砚家划分为四种类型:收藏型的收藏家、鉴赏型的收藏家、学者型的收藏家、弘扬型的收藏家。并希望大家努力成为以上四种综合性的藏砚家。

二、《指南》,在传播砚文化的知识上,着眼于广大爱好者所最关心的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何谓最高档次之砚(古、新砚)?在《指南》里提出“六名”之砚。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前“三名”,为上苍恩赐;后“三名”乃人艺佳作。因此,“六名”,如果落在一方砚(古砚或新砚)上,实为天工人工两臻其美,应该称为最高档次之砚了(当然再深入探讨,每一“名”里,仍可以分出不同的高、低来)。如清代的“千金猴王砚”,当代的“星湖春晓砚”。

在如何理解砚的石质、石品、雕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南》作了通俗的比喻:石质如同人的肌膚,石品如同人的五官,而雕工如同人的服饰。优良的石质,名贵的石品,精湛的雕工,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给砚石赋予艺术之生命力。

在如何欣赏中华名砚之人工、天工之美?《指南》认为砚石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也是一种心境艺术,或称之为发现美的艺术。因此,中华名砚,既有人工雕刻之精美,又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灵秀。一个藏砚家在欣赏精湛的雕工时,又能发现并享受天赋之美,实为赏砚艺术之最高境界也!

三、《指南》,突破历代之砚著以砚论砚的传统,由砚里到砚外,从微观到宏观,去认识砚文化。

砚台,是古代文人雅士最宠爱之物,又是得心应手的书写工具。一千多年来,人磨砚,砚磨人,磨出了情感,磨出了缘分,也磨出了对砚文化的认知度。翻开古今林林总总的砚著,内容都是各种“砚石”、 “砚种”、“砚质”、“砚品”、“砚雕”、“砚铭”、“砚赋”等,把一个“砚”字描写得淋漓尽致,几乎到了写尽说透,“砚文观止”的地步。然而,千百年来,古代文人都是在方寸之地的砚堂里磨来磨去,即使几代人把砚磨穿了,仍跳不出一个砚堂和砚里最本质的功能——实用价值。因而,忽视了砚外其他多种价值的作用,这正是古代砚著在内容上的不足之处。

1、《指南》从砚里到砚外,全面论述中华砚之多种价值观。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是古代最普遍的书写工具。可是到了近、现代,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书写工具的变化,磨墨用砚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当代的所谓“墨客”书画家们,用墨磨砚的人也为数不多。然而,砚台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各种砚石的开采,砚台的制做,雕砚的人数,都已大大地超过了唐、宋、元、明、清以来的总数。实践说明:中华砚台除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收藏、研究、投资等多种价值,其作用又能互相转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砚台历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而《指南》又全面地论述了砚之多种价值,以供藏友们参考。

2、《指南》从微观到宏观,诠释了砚文化之历史地位、作用和价值。

砚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然而对于“博大精深”四字的含义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博大”,就是对砚文化从宏观上进行历史定位;“精深”,就是对砚文化在微观上,深钻精研。当《指南》从宏观上把砚文化放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时,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价值。一是砚与笔墨纸一起记载和传承了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史;二是它们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三是它们成就和培养了历朝历代的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甚至包括帝王在内的大政治家,以及他们的传世珍品;四是笔墨纸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服务的。因此,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意义上讲,砚与笔墨纸一起推动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使我们真正懂得:古代先人为什么要把“宝”字的桂冠戴到了笔墨纸砚的头上,世称“文房四宝”的深刻含义。

四、努力使《指南》,成为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砚著。

《指南》虽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笔者在尽力介绍砚的知识和收藏经验、体会外,还想力所能及地为藏友们提供一些与砚有关的资料和常识。

在千百年的砚史上,砚雕艺人的地位是不高的。《指南》在“砚艺篇”中把历代砚雕名匠、艺人,称之为砚界中的“最可爱的人”。并要为他们争名、立传。这是因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我国封建士大夫时代,那些用砚的文人墨客,地位高,名气大,甚至流传青史,载入史册。而为他们制作得心应手之砚的制砚人,却往往被忽视,让人忿忿不平。为此,笔者怀着崇敬之心,大海觅针,终于从唐代至现代,找到了550多名历代名匠、名师和当代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砚雕家,并登记入册。希望大家记住他们,并能载入砚史之丰碑。

《指南》,在“砚石篇”中提出:“中华四大名砚之由来”;“端砚之千年疑团”;“歙砚之千古疑案”;“歙砚在砚史上的名声,后来为什么不如端砚”;“洮河砚问世年代之争议”;“澄泥砚产地之争”;“中华四大名砚,当今为什么出现危机四伏”等论述后,又列表介绍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产的各种材质的砚144种。其中石砚125种,其他材质的砚19种,还重点介绍了73种石砚的情况,供藏友们参考。

《指南》在“砚著篇”中,论述“应如何学习、把握历代名人名著”后,为了传播砚文化知识,笔者努力寻找从宋代第一本砚著作者苏易简的《文房四谱》,到当代的林林总总的砚著、砚谱共450多本,列表注册外,又重点摘要宋代至民国的六十本名著的内容,以供藏友们学习、参考。(另外《指南》也指出,古代也缺乏正规的文博学府,各种古砚著都是历朝历代名人、名家自学成才之经验、体会的总结,因此也难免有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后人用实践来检验。)

《指南》在“砚铭篇”中,除了论述“何为砚铭”;“砚铭之由来”;“砚铭有哪些特点”;“如何鉴别古代砚铭”等外,还辑录了笔者收集到的从唐代至现代的名人名家近280条歌颂砚台的诗词、歌赋及砚铭,以供读者学习、欣赏。

“众人拾柴火焰高”。《砚台收藏指南》的出版,要特别感谢广大藏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7,859.37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