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l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陈继鸣书画名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元林  来源:时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7-08-08 17:50:38

 

陈继鸣 北京市平谷区人,1969年10月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平谷区书协副主席,平谷区美协副主席,平谷区政协委员,北京道教书画艺术委员会平谷分会秘书长。

内敛筋骨 外化拙秀 书画同修

—— 陈继鸣书画艺术印象

文/ 王飞

和陈继鸣相识二十多年了吧?相识于哪一年,怎么相识的,记不大清楚了。依稀记着彼此都是一副年轻气盛的样子,敢说、敢喝、敢拼。到了这个年龄,酒量都小了很多。但,对曾经的梦想依然执着。陈继鸣从一位好书、好画的爱好者成为了书法、国画同修的艺术家。这样的成绩来自他对艺术的理解与悟。没有悟性的艺术难称为艺术,也就是“行货”罢了。继鸣的书画艺术来自于他的悟性,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书法,终究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其书写对象是汉字,汉字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思想性。这样就决定了书法能够,也必须反映书家的审美心理、审美情绪和审美境界。书法有着深远的艺术意境。其艺术意境和情与理、形与神、丰富的结字和生动的韵律相一致,其表现形式与书写内容完美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陈继鸣的书法作品就有着一种内敛,看过去有着道家学派的那种玄远、超脱之美,其表现形式是淡泊的,是超然的,透出一股魏晋风韵。

然,中国的国画艺术随着野与逸的纷争,书法的底蕴便成了衡量国画艺术水平高下的最后底线。但,终究不是简单的造型线条和色彩、水墨简单的平涂那么简单的。陈继鸣笔下的国画在追求笔意之上的野、逸的结合。这里的逸不再是皇家书院的了,而是文人内在的了。其野,不是曾经“逸”下的背离,是上追古墨的静之下的脱俗。类似时下常讲的——古意。

魏晋风韵似乎与老子所讲的“道”有着本质的内在的不可分割开来的联系。自从老子将“道”抽象成一个哲学概念后,“道”便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对待事物与自然的态度,甚至改变了我们的艺术观。“道”,是超时空永恒存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道”的本质是“自然”,“道”的最高境界是“复归”。对“道”的认识方法,古人提出的是“静观”、是“玄览”,最后达到“玄同”的境界。陈继鸣的书法初学苏东坡,然后上追“二王””。有人说“二王”,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过于秀、媚,我倒是认为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险、秀,有着一股超然后的洒脱之美。

陈继鸣的书法,就其表现形式上看——是将书法的筋骨内敛,形成一种朴拙却不失险、秀之美,颇为安静。他把内心的“自我”与书法艺术表现中的“我”完整的、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没有相互“脱离”的迹象。这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自我”内心的外化,安静、玄远、超然。这也许就是书法研究者常说的,“表现形式所体现的风格与思想内容所体现的风格不能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就是艺术之美。艺术的美就在于统一、协调、完整。

陈继鸣的书法艺术有着属于自己的笔墨情绪,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笔墨情趣。他的笔墨情绪来源于自己对书写内容的理解,然后将对书写内容的理解变化成书写时的笔墨情绪,干、湿、浓、淡、枯润、疏密、飞白都与书写内容相协调相统一,不争,不抢,不脱,相互映衬。对笔墨情绪的把握是书家创作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他的书法作品不为笔画的连带而单纯地去连带,也不去刻意追求那种表面上的一气贯通;更不为表现自己书法技巧而去刻意表现那种表面上的技巧。陈继鸣书法作品的那种安静是一种静逸之美。他的笔墨情趣是为自己的书法服务的,同时也为他的书法意境提供了最为牢靠的基础。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曾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记载,“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美,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这里所提出的“道” “ 似与上面所提老子所讲之” “道”是相一致的。陈继鸣的书法就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这种“道”。如今,陈继鸣的书法在此基础上,更追求着自自然然下的书写的节奏感。

所以,陈继鸣的书法有着属于自己的书风,有着属于自己的结字特点,有着属于自己的书法笔墨情绪和笔墨情趣,有着属于自己的书法意境,从而步入中国书坛便是很正常的了。

如今,国画正在与书法悄然地分离着。此现象不是时代的选择,是人为的有意的进行着剥离。国画,是以西方美术体系进行的。无论透视、取景都与手中毛笔所产生的笔、墨、笔墨没有关系了。毛笔和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只是工具的不同,没有了本的区别。墨、国画颜料同水粉、水彩、油画颜料没有了质的差别。陈继鸣一直忠实于中国的笔、墨、笔墨,追古法、更追古意。

今学画而欲有所得者。非追古而不能有其根基,非外化心源不能有自己之面目。山水田园之宗于王维,盛于北宋,发于元明。清初有四僧、四王,民国有张大千晚年的泼彩、黄宾虹的积墨山水、再有抱石皴……后鲜有独创者。

没有独创之见、难有独创之见,就容易剑走偏锋,各种的“新”不绝于耳。陈继鸣属于“倔”之类。这种“倔”是在“悟”后坚持。他笔下的山水翼分两面,一面以书法的笔墨追摹黄公望线条的疏落、散淡,设色静雅、高古;一面以写生的笔触直追郭熙、范宽的看似简单的浑厚。

面壁摹古自不必说,须得塌心下一番苦功夫。在家临写,如入无人之境。他常于行走时,肩背一竖高画袋子,内是常临画册,多为前人古迹,时时观览,手摹心追,常不乱于人前。有好事者,见其形容样貌,兼之画袋,取“土耳其木匠”之名,他亦一笑不语。

范宽初学李成,后“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后人评说李成与范宽,“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陈继鸣也如范宽,常携夫人于冬日入山写生。观山之势,重峦叠嶂,仰山之巅、鸟瞰沟壑。远得胸臆弘深、近识山石向背、中晓树木之姿……研习笔墨之时,往往笔墨纵横,山势自成。又,归来时作山水,往往是夫人于内室抚琴,以营造山水之境,陈继鸣催管捻毫,意象顿生。既聆山水之音,又深谙山水之意,所谓高远、深远、平远、渺远皆蕴于胸臆,而后细心收拾,墨不虚发,以笔写之,皴法既有古意,而稍作点染,林木森森,蓊郁萧然,及至虚景,则寥寥数笔,淡然处之。使其山水气象,深厚而不失灵动,点景之物,率意而不失精炼。

于山水之外,陈继鸣又擅画竹。又讲,画竹需以怒气出之。古人确有“喜画兰,怒画竹”之说,因喜,画兰则心畅笔润,多处士洒脱之姿;由怒,画竹则神情爽利,多孤高清逸之态。

“一生兰花半世竹”,古人诚不我欺也。陈继鸣画竹不辍,已堪堪半世。既得古人风雅,又有己意率真,加以书法长款错落其间,悠然之意顿生,颇有徐熙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画者,能入逸品之格,何其难也。陈继鸣重视探究骨法、用笔、墨法之间的关系,画竹以墨为主,以笔为辅,整个画面给人以朴素、自然、生动之感。

陈继鸣画竹,但求气韵之静,画格之文雅。常以淡墨画竹杆,浓墨勾节以破之,以浓墨出竹叶,正侧交替、掩仰互参,层层交叠,旧枝新篁,错落之间各有态度,而尤有文人气。国人擅画竹者,文与可之画竹,精妙幽微,节节传神,得竹之情;郑板桥之画竹,凌寒傲雪,一身风霜,得竹之气;近者启功之画竹,多以朱砂出之,飒飒凌风,得竹之魂;而陈继鸣之画竹,静逸俊秀,如佳公子,如闲处士,与世无争而得竹之心。以后有“陈竹”之称是极为可能的。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953.12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