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大漠孤烟直——林中阳书法艺术浅识
- ·下一篇文章: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家推介:山水画家杜瑞雪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彭文斌访谈——录艺博会,重构一座城市的面貌

谢楚余《荔乡女》
Q7 : 广州地区的艺术生态发展面貌、艺术市场成熟度如何?
A : 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之后,广州的艺术市场开始逐渐升温。在广州艺博会现场,许多有潜力的艺术家作品以及精品都被批量订购收藏,集中精准收藏的特点说明广州艺术品收藏队伍的眼光和实力都正在不断提高,这是艺术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Q8 : 您2009年担任艺博会艺术总监以来,观察到的广州艺博会发展趋势有哪些?
A : 这几年广州艺博会一直在逐渐提高参展商门槛,积极邀约国内外优秀艺术家、艺术机构参展的同时也逐步清除品质较低的参展商,艺博会的“精品化”路线已是大势所趋!而随着政府对外文化政策的输出,广州艺博会的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已经明显突出,广州艺博会的包容性逐渐提升。

谢楚余《心语》
Q9 : 作为国内老牌的艺术博览会,如何区别于国内其他品牌博览会,如北京、近年来活跃的上海?
A : 广州艺博会目前的目标是全面整合国际、国内和岭南艺术品资源,再创南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局面的同时也将实现中外艺术文化的友好交流,本土化与全球化全面进行,是我们区别于他家艺博会的重要特色!
Q10 : 近年来,广州在当代艺术领域日渐活跃。博览会方面是否考虑增加当代艺术比重、发掘年轻艺术家,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画廊、当代艺术聚集区?
A : 目前我们广州艺博会当代艺术的比例大约是在30%左右,虽然比例不多,但我们始终将参展的当代艺术控制在高品质范围,因此每年当代艺术的成交量展商是非常满意的。而我们也积极邀约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当代画廊,如:美国LC艺廊、台湾名典画廊等等来提升当代艺术的整体水平。

“南中国仅此一夜”的亚洲艺术之夜
Q11 : 至今,广州艺博会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 : 对于我们来说,挑战也是一种动力,所以,我们一向积极面对一切挑战!就目前来说,如何突破广州艺博会现有模式,在保证本土化的同时如何全面实现国际化,如何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融会贯通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我相信这也是未来艺术市场的主流方向。
艺博会话题的采访问题:
Q1 : 传统的艺博会委员会大多以几家画廊组建的,在您看来,这种方式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
A : 这主要看每个艺博会的定位和主题思想,广州艺博会的委员会主要以专家团组成,这样可以确保展会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社会价值性。
Q2 : 如何保证艺博会审核程序公正?公平?
A : 我们有自己的一套非常系统的审核程序,所有参展商都是严格按照审核程序、通过审核之后才会出现在展览现场。艺术品质、学术价值、升值潜力的内因与市场认知、买家需求等外因都在我们的审核与评估范围内。
Q3 : 艺博会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A : 经济上,艺博会能很大程度的提升居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继而推动该城市的积极发展!文化上,艺博会会彻底改变一座城市的生活和公共文化氛围,重构一座城市的面貌,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城市打造一张极具新引力的城市新名片。如迈阿密海滩艺博会让迈阿密由“休闲之都”到“艺术之都”,而最近大热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也让香港这个从来都不是艺术中心的城市成为艺术品交易的热门城市和艺术社交的目的地。

“南中国仅此一夜”的亚洲艺术之夜2
Q4 : 艺博会与双年展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孰优孰劣的无休止争论,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A : 可以说,艺博会与双年展的“博弈”短期内是不会停止的,两者都是艺术界的盛事,本质区别在于:双年展专走学术路线,不牵涉经济方面。双年展始终都都是世界最顶级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的聚会,为界当代艺术发展提供风向标,同时还负责宣传提升本土区的文化形象。而展览与销售、学术与市场并行的艺博会则更具有侵略性,由资本主导的艺博会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创造经济价值,借艺术资源的整合可以给大多数人带来直接的利益回报。
Q5 : 面对宏观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愈加难以满足的体验者需求,艺博会接下来的突破口在哪里?
A : 随着艺博会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艺博会若想在众多展会中分得一杯羹,在坚持自身独有特色的情况下走向细分化是其最大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