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评论

书法殿堂的光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王贤根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4-11-29 21:20:18

非洲刚果(金)中国维和部队驻地会客厅内,一幅俊秀且酣健的书法引人注目,联合国官员、各国维和部队将校及刚果(金)政府要员,每到此地,总在这具有特殊意味的“维和”榜书前留影。几批中国维和工兵部队指挥长欲取收藏,接替的指挥长和有关各方都坚持将这幅书法留在原处,以作久远的纪念与激励。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运输大队队部,一幅“春风一路”的书法,始终勉励着官兵长途奔波、驰骋疆场,完成和平使命。中国维和工兵部队在那里修筑公路,架设桥梁,在非洲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一座座用钢筋水泥铭刻有王殿华书写的中文字碑,也巍然屹立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波及四方。军旅书法家王殿华的名字也随之在海内外广为流传。他的作品,在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岁月中,受到了中外军人独特的优厚待遇,索求者连绵不绝。联合国副秘书长接过王殿华的书法,盛赞他的才华和中国军队:“从你和你们的身上,我清晰地看到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我仿佛看到了你们的过去,更看到了你们的未来。我坚定地相信中国维和部队!”

王殿华的书法,构架了一座座与外军及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桥梁,他成为和平的文化使者,沟通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人们的心灵,增进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也拓宽了我军的活动空间。

在出访加勒比海岛国古巴时,王殿华将特意创作的一幅书法经古巴副总参谋长转赠卡斯特罗。卡斯特罗看到了王殿华书写的叶剑英的诗句“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感慨良久,嘱咐副总参谋长一定要转告王殿华,表达他诚挚的谢意。出访朝鲜,他将一幅书法作品赠送给金 正 日将军,现珍藏在金 日 成、金 正 日礼品博物馆。

近几年来,王殿华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全军和全国各地频频展出,荣获多次金奖、大奖、一等奖、创新奖、优秀奖,收入多种版本的大型书画集。《中华博览》连续四期专题报道并刊发他的作品。他的200多幅作品被抗日战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斗争纪念馆、联合国总部等国内外纪念馆、机构和知名人士收藏。

王殿华出生在齐鲁大地,家父是位私塾先生,平生酷爱书法,勤勉为民,王殿华自幼受其熏陶,从小认真临摹、练习,奠定了他热爱中华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血脉中流淌的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读书、教书的生涯中,他的硬笔、软笔书写在板报、墙报这方舞台上,显现凤毛麟角,倍受众人青睐。在部队火热的生活中,他如鱼得水,不停自砺,成为军中骄子。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成就事业,必须苦下功夫。王殿华平时公务繁忙,但他仍然在工作余暇专心致志读帖、临帖、研帖,一遍遍地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怀仁的集王《圣教序》,赵孟頫的《寿春堂记》、《胆巴碑》,以及欧阳询、米芾、黄庭坚、启功等古今名家碑帖,烂熟于心,深得要诀。他把握宝贵光阴,研读了上百余部书法理论专著,吸纳古今书法精华,博采众美。其间,常常是半夜醒来,翻身伏案,潜心钻研,静中求雅。静,觉悟油然而起,生慧生智。静极生动,气宇不凡,道性自然长进。长期修行,师古不薄今,厚积薄发,其作品结构严谨,体态俊秀,用笔清朗,章法自然,神采飞扬而不张扬,意韵深厚而不苦涩。近作《如何》,布局巧妙,构想精细,巍峨如山,奔流似江,行笔缓急得当,用墨润涩适中,章法绵密朴茂,气息贯通流畅,体现了传统帖学严谨清健的基本原则,展示了清秀俊雅的鲜明风采。从作品的气势中,我们感受到书家叩问山河天地的铿锵风骨,倾听到了对历史、社会、人生深沉思索的喟然长啸,凸显出作品深刻的主题与意境,也显现了书家长期耕耘所厚积的艺术造诣与自我修养。

常言道“永”字八法,简单的点横撇捺线条,却包含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宛若山河起伏,犹如海纳百川,蕴藏着书家的综合素质与艺术抱负。几十年间,王殿华书内书外静心揣摩,从其它艺术门类中汲取精神学养。他创作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上百篇,主编《走向世界的中国工程兵》等几十部著作。文学艺术的修养丰富了他的人生,又夯实了他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反之,书法艺术的锐进,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深化。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王殿华,又是工程兵书画摄影协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其作品深受广大民众欣赏、喜爱,也受行家重视、赏识。他为人真诚,胸怀坦荡,勤奋扎实,乐于助人,目标坚定,追求执著;工作得心应手,成就斐然;在书法艺术的殿堂中,又闪烁熠熠光彩。他深情地说:“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岁月长河滚滚,艺术的光辉始终穿越历史,绵延不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汉字的书写艺术传统。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人民,我们书法有所成就,仍应感激变革的时代与生活,反哺社会与人民大众”。从他真挚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他更高的艺术寻求和璀璨的未来。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9,984.37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