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访谈事件访谈

意义的延伸与弥散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发布时间:2014-11-18 00:10:50

意义的延伸与弥散

  何: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真实的赝品》这一系列作品的?
  
  焦:应该是2008年的7月份。第一件作品叫《中国制造》——一个很大的箱子,带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如果追溯起来,最早的创作观念应发端于2004年,当时也是创作了一个小箱子,那年国庆节的时候,参加了在重庆铁路医院旁边“十一间”艺术区的展览。展览后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讨论得比较多的还是认为它是一件“超级写实主义”的雕塑。我并不认为它是“超级写实主义”的,“超级写实”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体验,不管是人物还是大的物件,都以逼真的细节来显现。但是,这件作品还是很不一样,它不是对现实物品简单、直接的翻制,也不仅仅是再现。在我看来,艺术品和现实物品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它们之间的张力关系该如何去把握却有难度。
  
  何: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谱系中,从“达达”开始,艺术家就力图消解物品与艺术品的界限。但“超级写实”却仍保留了传统雕塑的一些特点,并不具有现成品的“反艺术”的目的。因此,这两者在艺术史的上下文中,在创作路径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在我看来,你的作品关涉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当你将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箱子作为翻制对象时,作品就必然会涉及到一个与现实主义相关的问题,即如何面对现实;另一个是,如果说“超级写实”最后会形成一种视觉奇观,由此挑战日常化的视觉经验,那么,作为艺术品的箱子与翻制对象的箱子之间又构成怎样一种关系呢?
  
  焦:作品的创作经历了两个主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作品与现实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也就是说,尽可能让翻制的箱子与现实生活中的箱子在外观上接近,追求“以假乱真”的效果。但第二个阶段,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作品的尺寸。参加2009年“成都双年展”的时候,我做了一个3m×5m的箱子,因为尺度的改变必然会改变人们的观看经验。
  
  何:尺度变大以后,带给人的就不再是一种日常化的视觉感受了。
  
  焦:这是我最大的一件作品,之后的一直没有超过它。作品变大后对人的视觉冲击力也很大,但物体自身的现实性反而弱化了。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再后来的一个作品叫《天堂的礼物》。表面上它看似是现实的东西,但在现实中实际是找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借助一些传统的经验,也回到现实之中,选择各种最具代表性的物体或典型的细节,让它们同时出现在作品之中。乍看上去,它们是现实的,但实质很不真实,内部充满了戏剧性。
  
  何:会带给人一种错觉,它们是现实的,但实际上却是假的。
  
  焦:最初我关注的是塑造本身。塑形其实是一种手段,我在塑造一个对象的时候,对象自身就有自己的生命,然而,对真实的一种理解却是大家所习惯的一种模式,因此,我的塑造只有符合了大家所期待的“真实”时,作品才能看作是对现实完成了“再现”。但后来我觉得,我更应该把塑造本身看成是我重新命名艺术品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是借助艺术的方式去表达了个人的创作观念。就个人来说,塑造过程中会有一种快感,源于技术上的快感,虽然你是在塑造一个现实中可见的对象,其实你也改变了它很多,但是在观者看来,你只不过是在呈现它。问题是,我实际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变,不管是细节上的安排还是形状上的改变。所以,当时我觉得命名本身显得很重要了,命名方式的不同甚至会改变一件作品最终的意义。再后来,我就自觉地把塑造看成是艺术家命名的一种方式,因此,我力图将传统雕塑这种资源努力的变成自己命名的一种的艺术方式,或者说手段。2008年的时候,在“大箱子”的创作之前,我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我能把它做的很有细节、很真实,但我刻意在许多地方留下很多的线索。
  
  何:这些线索便于观众进入,便于观众解码,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创作观念。由于这些线索的存在,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它实质是假的,是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箱子 。
  
  焦:仔细去看才会发现它是假的。而留下的这些线索,是希望唤起观众的一种共鸣,让他们不要仅仅把它作为一件作品,而是用心去感受这是一个创作过程。一旦创作想法有了变化后,怎么去呈现这个过程,或者说怎样强调作品背后的创作观念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一个艺术家应该从自己的创作方法入手,让作品与现实,与艺术史发生关系。当然,创作方法或许来源于偶然之间得到的启发。譬如《脚手架》那一系列作品,我觉得它就有很强的现实感,但是最初却没有以自己的方式去命名它,观念的产生也有偶然性。《架子》第一次展出是参加批评家黄笃策划的南京雕塑三年展,因为体量太大,不能放进展厅里,所以只能放在展览的门口,结果开幕当天,一些记者爬上我的作品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我当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作品在现场与记者发生了一些关系。我当时就有一个构思,想做一个“空无一物”的展览,里面有很多东西,但是在观者看来,发现的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种艺术品。后来,我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艺术品必须和展示的空间发生关系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对于雕塑来说,绝对不是简单的塑造就能完成的。
  
  何 :《脚手架》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经验。熟悉是源于日常化的生活经验,它们也成为都市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视觉符码。陌生则是观众不会一下子就把它当做是一件雕塑,因为它们与人们观念中的雕塑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展览的现场与作品、观众一道形成了一种剧场化的效果。这个时候,雕塑不再是单一的意义载体,它需要与现场与观众有机的成为一个整体。这既改变了作品原有意义生效的方式,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看关系。或者说,在一种新的观看机制中,脚手架会引发出新的意义。

[1] [2]  下一页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98,890.63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