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当代艺术是否进入青黄相接期
- ·下一篇文章:画家侯玉兰:用工笔之美诠释艺术人生
笔墨“凝”国香——专访牡丹画家安宣东

走进安宣东的艺术世界,可以看到墙壁四周挂满了他创作的牡丹图。那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一幅幅国画牡丹,犹如在春风里舞动着的少女,细雨中款款送来缕缕芳香,真让人感觉走进一个繁花似锦的牡丹园一样,让人流连陶醉。
站在面前的安宣东画家,我们没有看到他在鲜花和荣誉面前飘飘然,没有看到他扔掉书本放弃继续钻研。他说他永远要做一个“还没有画出最满意的牡丹”的人民画家。他经常无偿捐赠自己的画儿给那些懂得艺术之美的人,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拿起画笔孜孜不倦地创作,废寝忘食也觉得快乐。每当他看到别人拿走她的画时那欣喜若狂的样子,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他心中装有美好的愿望——就是他的牡丹能给每个人送去一片安详、一种和谐、一份温馨,人间处处是美好!

安宣东,1959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在当地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自幼酷爱绘画,对画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善于观察,用眼睛发现大自然的美,用心记录每一朵花的美丽。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画画只是藏在心中的一个美好梦想,直到1996年从部队转业,这个梦想才得以生根发芽,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安宣东认为:绘画如同音乐,没有国界,并且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视觉艺术,欣赏者与牡丹画咫尺相对、便可以深入地交流,感受无限美好,无声胜似有声,这就是艺术的真正价值吧!
他越画越觉得自己的不足,近年来与画界名流多有交流学习,受益匪浅。于是审时度势,只专攻牡丹,只做一件事,执着和唯一。他说:“牡丹是国花,对外交流,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它是中国标志,所以只能为中国人争光 。”

回想他最早接触到的画是一张工笔牡丹图,那是一张粉红色的牡丹画,那花瓣肥厚鲜嫩,由浅入深,层层叠叠,翻飞起舞,水灵得好像用手一碰就能滴出水来似的。那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神态深深地打动了他,从此便与牡丹有着不解之缘。再后来听蒋大为老师的《牡丹之歌》,优美深情的旋律更深深地震撼了安宣东的心。心中便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画牡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