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稳重 效力丹青——谈张洪春山水画的追求
非常喜爱张洪春这样的山水画家,沉静稳重的浸润在艺术境域中,一边是师从传统,研习笔墨;一边游历大江南北,朝拜峰岑河川,融汇中西,转益多方,不断扩展着自身潜能,拓新视野,熔铸个性。每逢谈艺,他总是默默的洗耳恭听,谦虚...
曹天:花香清远石开翁
几年前,上河美术馆的志强弟送我一幅三尺许的花鸟作品《金玉满堂图》,画的是牡丹和玉兰,此画墨色饱透,艳而不俗,煞是喜欢。遂开始留心金石开老先生的作品。
金石开(1924-2007年),回族,河南郑州人,早年毕业于...
澄怀观道悟丹青——记实力派青年画家赵一农
实力派青年画家赵一农
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离不开人与自然丰富多彩的关系,人类的艺术其实更多层面上折射出了一种自然与哲学的相互交错。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将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这也是画家...
童树根书法艺术
童树根,号欣坦、别署双研楼主,安徽凤台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结庐书法社秘书长、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亳州三曹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社会组织联合会文化类专业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童树根自1982年师...
典雅明丽写吾心——张劲松国画艺术探索
张劲松
纵观美术史,学习中国画主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先习书法,然后书而优则画,二是先通过系统的西画造型训练,而后转习中国书画。前者以吴昌硕为代表,后者则首推徐悲鸿。在他们的影响下,名家辈出,泽...
江南风华 吴门绘画之风格嬗变
文嘉 春岸归骑图
文徵明 前后赤壁赋
钱贡 东海图
江南风华 吴门绘画之风格嬗变
特邀撰稿 万新华(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吴门风流
吴门画派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明末董其昌(1555-1636)题...
黄庆生:毫尖上的山水意境
以大好河山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山水画,对形象塑造的最高审美标准不是“一模一样”,而是讲求一种意境。创造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核心。画家在描绘景物时,总会带有一定的思想感情,人们常说的“写景即写情”“借景抒情...
一笔一墨总关情——陈华人物作品简析
陈华的画作《北方春来早》
陈华先生笔下的关东老乡题材是我最喜欢的系列。喜欢关东浓浓的乡情,老乡脸上憨厚朴实的微笑,农闲时卷着草烟聚在一起闲谈的惬意。黝黑的皮肤,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双眼,健爽的关东风情...
北大博导王岳川:文化书法 再铸国魂
国际艺术盛典 —— 第20届春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全面接轨国际,创造更具国际水准的艺术现场!
2015,第20届春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特邀中国书协理事、北大书法研究所所长、北大中文系博导王岳川...
画坛之将周韶华:盛世丹青 东方气韵
国际艺术盛典 —— 第20届(春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全面接轨国际,创造更具国际水准的艺术现场!
东方宏大广袤的自然和年深日久的文化是国画艺术家们最为醉心、最为向往之处。每一位艺术家都在思考、寻...
缅怀汪国真:艺揽纵横 一袭墨香长留天地间
“诗坛王子”汪国真走了,上世纪90年代诗歌热潮席卷全国,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书画家汪国真走了,一袭墨香长留天地间;作曲家汪国真走了,留下了400多首古诗词谱上的新曲让人们传唱……
那个纵横捭阖、自由自在,文质...
清劲典雅 以法求韵— 军旅书法家赵嘉符先生书法赏析
赵嘉符先生精心创作
赵嘉符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老兄,尊重的原因简单,少时我学书之初,便看到了他许多的大作,尤其是在八十年代的书法热潮中,他的硬笔书法作品经常是我们临习的范式,对他的书法艺术钦...
钟德:不像中国画的中国画
齐白石 柳牛图 103.6×35.5cm
时下关于中国画的展览不少,形形色色,各有特色。在这 个范畴里,若不是很强调传统写意或者当代工笔之类的展览的话,的确令人难辨“纯种”中国画的影子!很多展览中出现了不是标准的...
且向花间留新照-记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陈禾青
工笔花鸟画家陈禾青作品:《秋实》66x66cm
记得在一九九零年的五月间,集美师专美术系聘请了陈禾青老师在中国画专业的班级上开设工笔花鸟画选修的课程。当时正被素描明暗块面与形体等问题弄得有些焦头烂额的我听...
简说书家林中阳
在我的印象中,甘陇人是很不平凡的。“秦家”是从这块贫瘠而丰腴的土地上走出来的。“李唐”的远祖,似乎也从这儿发祥。岁月悠悠到了二十一世纪末叶,甘陇又出了一位书法家——林中阳。
林中阳挟着一支...